中新網(wǎng)林芝4月2日電 題: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中新網(wǎng)記者 貢桑拉姆
“回溯至2021年,天路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拉林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鐵路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守望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雪扎西”4月1日,域托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德勒于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著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采訪活動。天路身為青藏鐵路公司西寧客運段城際車隊拉林線上的拉林列車長譚珍,在談及這些年的鐵路工作經(jīng)歷時,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守望
“這條鐵路不僅是雪扎西一條交通線,更是域托連接藏東南人民的‘團結(jié)路’和‘幸福路’。”譚珍說:“每當看著窗外的德勒雪山、峽谷和藏式村落,天路護送乘客安全抵達,是我職業(yè)生涯中最自豪的事?!?/p>
“在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氣化鐵路線上工作,充滿挑戰(zhàn)。”譚珍坦言,作為列車長,既要具備應對極端氣候、高海拔環(huán)境及緊急醫(yī)療事件的專業(yè)能力,同時還要熟悉當?shù)匚幕?、民風民俗,努力解決與藏族乘客的有效溝通的難題。“一直以來,我用心自學藏語,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用藏語與藏族乘客順暢交流了?!?/p>
近年來,譚珍和她的團隊,依托“天路格?;ā狈掌放?,精心打磨出“五四”服務工作法,五為特色服務、個性服務、無干擾服務、自助服務、靜音服務;四為小翻譯、小導游、小醫(yī)生、小助手。
圖為譚珍帶著旅客做耳鳴操,緩解旅客在經(jīng)過隧道時的耳鳴癥狀。貢桑拉姆 攝譚珍的工作日程,往往在發(fā)車前兩個小時悄然拉開帷幕:她會仔細核查列車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全面檢查乘務組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到位,精準確認沿途天氣狀況以及調(diào)度指令的傳達情況。
譚珍說,行車中,除了常規(guī)服務,她和團隊需要特別關(guān)注出現(xiàn)高原反應癥狀的乘客,車上配備了氧氣設備和急救藥品?!搬槍Σ刈宄丝停覀儠貌貪h雙語廣播,幫助他們熟悉車廂內(nèi)設施?!?/p>
“2024年冬季,一位70多歲的藏族老阿媽帶著孫子去林芝看病,但她不會說漢語,手里緊緊攥著車票不知所措,那時我們的藏族乘務員全程陪護老人,到站后還幫助老人聯(lián)系了醫(yī)院?!弊T珍說,事后,老阿媽托人送來一條繡著“扎西德勒”的哈達,“那一刻,讓我深刻體會到這條鐵路的意義——它縮短的不僅是距離,更是人們心與心的距離?!?/p>
如果說,譚珍與她的團隊是列車上的守望者,那么拉薩基礎(chǔ)設施段路橋車間加查路橋維修工區(qū)的年輕橋隧工們,便是拉林鐵路基礎(chǔ)設施的忠誠守護者。
加查路橋維修工區(qū)內(nèi)橋隧工鄭焱介紹,他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95后”,肩負著33座橋梁、17座隧道、62座涵洞及137公里鐵路設備的維修養(yǎng)護重任。其中,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這座世界海拔最高、跨度最大的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便是他們守護的重點。
“大橋橋身遍布46000余個螺栓,每次全面檢查需耗時一周的時間?!编嶌驼f,隧道內(nèi),富含礦物質(zhì)的地下水形成堅硬結(jié)晶體,清理工作很艱苦,但他們從未絲毫懈怠。
圖為加查路橋維修工區(qū)橋隧工檢查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上的螺栓。貢桑拉姆 攝此外,在拉林鐵路線上還有一群護路隊,隊長嘎瑪是一位退伍軍人。在日常工作中,他帶著103名護路隊員負責43.7公里線路的巡線工作,其中設置的16個點位,日夜值守。
嘎瑪憑借對當?shù)氐匦瘟巳缰刚频莫毺貎?yōu)勢,親手制作沙盤,促使工作部署更趨科學、合理。與此同時,他們穿梭于各個村落,挨家挨戶宣傳鐵路安全知識。一旦村民遭遇難題,護路隊員們便會傾盡全力予以幫助,將人文關(guān)懷精準傳遞到基層民眾身邊。
圖為飛馳在拉林鐵路桃花密林間的復興號列車。馬生明 攝“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高原鐵路事業(yè),用青春守護這條‘天路’。”這是拉林鐵路守望者們共同的心愿。他們希望,在未來,一代代鐵路人為雪域“天路”的安全運營,也為西藏全區(qū)的快速發(fā)展,共同托起每一年365天的平安與吉祥。(完)